昆区人民检察院:“五心”工作法 锻造“昆仑检锋”品牌矩阵

频道:聚焦 日期: 浏览:5051

推开昆区人民检察院文化长廊的门,54面锦旗、感谢信赫然眼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它们好像一扇窗,映照出那些热烈滚烫的日子;又好像一根线,一头连着公平正义,一头连着万家灯火。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昆区人民检察院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按照自治区检察院“1231”总体要求,通过“传红心、守初心、铸同心、持恒心、养清心”的工作法则,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持续锻造“昆仑检锋”检察文化品牌,坚持把检察文化建设与司法办案、业务管理、数字检察及机关党建等工作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打造品牌矩阵,持续引领高质效检察履职。

深化政治铸魂 传递检察“红心”

检察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一切检察工作首先要做到“从政治上着眼”,突出政治底色,检察文化工作也不例外。

近年来,昆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实践,打造“133”党建工作品牌,突出一条主线,深耕三个融合,开展三式教学,凝聚党员战斗力,赓续红色血脉。

为着力构建政治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思想体系,我院部署“党员示范岗”,形成“党员干部带党员骨干,党员骨干带党员、党员检察人员带非党员”的办案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组建11个专业化办案团队,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在院史记载中感受峥嵘岁月,通过党建活动墙加强党性修养,在入党宣誓角开展党日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昆区人民检察院检企党建共建教育实践基地自2023年11月升级改造以来,持续“红心”涌动,不仅成为集党性教育、凝聚队伍、文化展示、交流互促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文化基地,更成了检察人员“充电”的好去处。

“参观昆区人民检察院检企党建共建教育实践基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特别是他们在加强党建业务融合、激发队伍内生动力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某公司负责人参观该基地后称赞道。自升级改造以来,该院先后开展各类党性教育20场,共计1000余人次。

厚植为民情怀 守牢检察“初心”

“这个建筑的外墙好像有墙皮脱落的问题,很容易砸到行人。”这是昆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

接到线索后,昆区人民检察院“益鸣昆都仑”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迅速奔赴现场开展勘查。“一定要在大风来临之前消除这些高空的安全隐患。”第五检察部主任孙鹤说道。在查明原因后,及时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同时积极排查辖区内其他小区是否存在类似情况,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止类似情况发生。在“益鸣昆都仑”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持续跟进、监督下,截至今年10月,已拆除高空安全隐患99处,悬在居民头顶上的隐患终于消除了。

“检察机关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能方面案件质量高、社会效果好,我觉得这个是实事求是要称赞的。”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汪洪江在采访中说道。

这是昆区人民检察院努力闯出“检护民生”新天地的生动注脚。民之所向,检之所向,昆区人民检察院紧盯人民群众需求,聚焦亮点工作,打造“昆鹏未检”“益鸣昆都仑”“检爱”“民心”等检察品牌,以民为本,保民利、护民生,在检察文化精神与检察业务实践中切实做到深度融合、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诠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锻造过硬队伍 铸就检察“同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靠铁肩膀支撑,勇挑重担”。

从初到办案一线的“新兵”到先后斩获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全区十佳公诉人,参加最高检“八公赛”,检察官范倩的成长之路也是昆区人民检察院久久为功锻造学习型机关的一个生动缩影。用今年的热词来讲,在这个集体,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学习搭子”。

为大力推进“文化育检”,将检察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落实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为依托,昆区人民检察院打造“知者学苑”品牌,不断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业务竞赛等,参训人员超过9000余人次,近年来,共有73名个人,41个集体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荣誉。大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检察人才建设环境,推动形成“检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检察”的生动景象。

自治区检察院李永君检察长在主题教育基层调研中对我院打造“学习型”机关的相关举措表示肯定,作出“硬肩膀才能挑重担”“是学习型检察院典型代表”的评价。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检察日报头版刊登。

践行守正创新 坚持检察“恒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这既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各项检察工作发展的方法论。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重在“高质效”,昆区人民检察院紧跟上级部署,涵养数字新思维,组建数字检察领导小组办公室,打造“数智昆检”品牌,以数字赋能检察变革,激活“沉睡数据”,跑出法律监督“加速度”。

通过自主研发的安全生产法律监督模型对辖区内安全生产领域“亡人事故”案件进行筛查,昆区人民检察院发现某公司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长期存在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较差等问题隐患,遂向该公司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书,该公司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针对性整改落实工作,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深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安全保障投入,并将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予以书面回复。

“我院积极推进数字检察战略,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渠道,助力提升检察监督质效。”昆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寇威表示,不仅仅是安全生产法律监督模型,我院还自主研发了刑事诉前两项监督大数据应用模型、旅馆业未履行宾客入住登记及强制报告义务行政检察类案监督模型等。

强化作风建设 秉持检察“清心”

“‘廉者,政之本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以廉洁自律为准则,公私分明,不滥用职权!”在昆区人民检察院举办的廉政主题读书活动上,检察人员围坐在一起,谈体会、谈认识、谈未来,共同感悟“为政不可骄傲奢靡”的深刻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奠定了人民检察队伍的铁军属性。

昆区人民检察院一贯坚持“严”的主基调,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各项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昆检清风”品牌,常态化开展廉政党课、“沉浸式”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活动,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推出廉政普法视频,让“不越雷池一步,不逾规矩半分”融入检察血脉、化为实际行动。

“这是‘勇当排头兵、争做示范院’的昆区检察精神的真实写照”。在昆区人民检察院荣誉墙旁,政治部副主任汪坤指着满墙的荣誉向新入职的检察人员阐释着,用一件件老物件来诠释检察工作的文化内涵。昆区人民检察院一贯注重廉洁文化的教育、熏陶和引导作用,利用现有阵地建设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在楼道内设置廉洁标语、名言警句,同时发布自编自导自演的“三个规定”系列宣传视频9期,帮助检察人员守初心、担使命、葆清廉、正偏差。

(昆区人民检察院 李怡琳、张思萁)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